淳熙丙申年采用的是中国古代的天文纪年法,也称为“黄历纪年”或“太乙历”。这种纪年法是以天文现象(如日、月、星辰等)来确定年份。淳熙丙申年是按照夏历(阴阳合历)来计算的。在夏历中,一年被分为12个月,每个月的初一是新月。由于阴阳历的误差,为了确保农历与实际季节相符,每隔几年就要进行闰月调整。淳熙丙申年是宋理宗时期的一个年号,对应公历是1246年。
淳熙丙申这个时间采用的纪年法是年号+干支纪年法。
年号干支兼用法: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,干支列后。如《扬州慢》“淳熙丙申”,“淳熙”为南宋孝宗赵昚年号,“丙申”是干支纪年,这一年是公元1176年。
天干地支纪年法。淳熙是皇帝的年号,丙是天干,申是地支。这种纪年法是我国古代的常用纪年方法,正是有这样的方法,我国的历史才没有断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