蕲 - 拼音:qí 汉语词语,
部首:艹
结构:上下
笔画:15
繁体:蘄
释义:有一种香草、古州名等。
蕲[qí]汉字
本词条
蕲,汉语词语,读音qí,意思有一种香草、古州名等。
(1)一种香草 [a kind of fragrant herb]。如:蕲茞(香草名。即“蘼芜”)。
(2)古州名 [Qi prefecture]。北周始置,治所在齐昌(今湖北省蕲春县)。
(3)古同“祈”。祈求。古又同“圻”,意:没有封疆界限。蕲,通“ 圻 ”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四海之内,莫不变心易虑,以化顺之。故外阖不闭,跨天下而无蕲。”王先谦 集解引 刘台拱曰:“蕲,盖与‘圻’同。言四海一家,无封疆之限也。《荀子·儒效》:故外阖不闭,跨天下而无蕲。
(4)蕲姓,蕲氏。
(5)《说文解字》“蕲”:草也。从草。江夏有蕲春亭。臣铉(徐铉)等案:“《说文》无(单斤)字,他字书亦无。疑相承误,重出一字。”
(6)中国安徽省宿州市简称。
(7)古治所。蕲县、蕲城(今安徽宿州)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攻大泽乡,收而攻蕲。”
读音是:qí,qí声母:q,韵母:i,声调:二声。拼音:qí
释义:1、求。2、指蕲州,旧州名,州治在今湖北蕲春南。3、姓氏。
蕲读作:qí
有关词语:
蕲簟 [ qí diàn ]用蕲竹编制的篾席。
马蕲 [ mǎ qí ]野菜名。与芹相似,嫩时可食。也称牛蔪、野茴香。
无蕲 [ wú qí ]没有封疆界限。
蕲笛 [ qí dí ]用蕲竹制成的笛子。
懃蕲 [ qín qí ]恳求。
蕲菜 [ qí cài ]蕲菜即芹菜。
勤蕲 [ qín qí ]恳求。
蕲字读音为qi二声,
其偏旁部首为艹字头,是个上下结构的字,这个字一共有十五画,所以是一个不常见常用的字,这个字的基本释义是,原意指一种香草,即蕲茞,也即蘼芜,又有意思为求,还有地名古地名蕲州(今湖北蕲春南),也是我国的一个姓氏,组词有蕲蛇,蕲春,蕲竹,勤蕲,白蕲,等等,
读音为岐qi二声。蕲是求,蕲春是地名在湖北省。蕲字不常用,可以说很难接触到,蕲春是湖北一个县的名字,这个字也是求的意思可是人们使用时都用乞求,很少想到这个字
qí
一种香草 。
如:蕲茞(香草名。即“蘼芜”)
古州名 。北周始置,治所在齐昌(今湖北省蕲春县)
通“圻”。疆界
跨天下而无蕲。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