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:李(简繁相同),李,汉语常用字,读作lǐ,较好早见于甲骨文或金文,其本义是一种春天开白花的落叶乔木,在夏季结酸甜果子的树。《说文解字》认为是“树木的果实”,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子”是声旁。 后因此果酸甜生津,解困解乏,对于徒步长途跋涉的远古旅人,几乎是一种必备的慰问品,于是演变成旅人行囊内旅途预备用品的代名词。现今主要用作姓氏。
没有繁体。
李
lǐㄌㄧˇ
落叶小乔木,果实称“李子”,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,可食:~代桃僵(原用“桃”“李”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,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)。
投桃报~。~下不正冠(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)。桃~不言,下自成蹊(喻为人只要忠诚、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)。
姓。
通“理”。(①古代狱官,法官。②道理,规律。③惩治。④星名。)
繁体字为:李
李,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(常用字),普通话读音为lǐ,较好早见于金文,在六书中属形声字。“李”字基本含义为落叶小乔木,果实称“李子”,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,可食,如:李代桃僵、投桃报李;引申含义为姓,如:李白、李唐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李”字多用作名词,表示李树,如:桃李、李园。
繁體:李。
常用释义
1.
名李子树,落叶乔木,叶子倒卵形,花白色,果实叫李子,球形,黄色或紫红色,可以吃,果仁、根皮可入药。
2.
名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