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时候的江南,指的是现代长江以南太湖流域附近的南京、镇江、常州、无锡、苏州、杭州、湖州、嘉兴、绍兴、宁波、上海等地。
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、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,狭义的地理江南多指长江以南太湖流域附近的南京、镇江、常州、无锡、苏州、杭州、湖州、嘉兴、绍兴、宁波、上海等地。
广义江南范围还包括江苏南通、扬州、泰州、浙江金华、丽水、舟山、台州、衢州、温州;安徽南部黄山、芜湖、宣城、马鞍山、池州、铜陵,江西东北部婺源等。
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是变化多样的。它常是一个与江北、中原等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,且含糊不清。从历史上看,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,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。
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、上海市和安徽省以及江西省婺源县、湖北省英山县、浙江省嵊泗列岛等地。无论是明朝的“南直隶”,还是后来清朝的“江南省”,皆为当时全国较好富裕的地区之一。
古代的江南是指长江中下游江南地区的江西北部,江苏,安徽南部,浙江大部,上海。
现在指向是江苏,安徽长江以南地区,上海市,浙江省的嘉兴市,湖州市,杭州市,绍兴市,宁波市,金华市,衢州市,江西的北部的九江市,南昌市,上饶市等地。
江南省,原为明朝南京(南直隶)地区,满清入关后,于清顺治二年(1645年)沿明制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,即废除南京为国都的地位,巡抚衙门设于江宁府(今南京),清康熙初年,改承宣布政使司为行省,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为江南省。江南省的范围大致与今江苏省、上海市和安徽省相当。清康熙年间,被拆分为安徽、江苏两省。
明朝的南直隶和清朝的江南省大致相当于今江苏、上海、安徽以及江西、湖北、浙江的部分地区,形成了大江南的概念。
而江南的核心区则是以苏州府、松江府等松江府等八府一州为中心的太湖流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