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二十四节气的冬至那天,我们进入真正的寒冷日子,开始数九,制作九九消寒图,这是我们国度古老的岁时风俗。九九消寒图,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状况的日历,一共有九个九天,所以叫做“九九消寒图”。九九归一嘛,消去日子少日子,等数九结束,冰天雪地开始轮回到春意盎然。它的起源和中国古代夏历有关。
历史记载:
关于数九习俗的文字记载,较好早见南北朝时期《荆楚岁时记》,明朝时大兴起来。
杨允孚《滦京杂咏》卷下:“试数窗间九九图,馀寒消尽暖回初。梅花点徧无馀白,看到今朝是杏株。”原注:“冬至后,贴梅花一枝于窗间,佳人晓妆,日以胭脂图一圈,八十一圈既足,变作杏花,即回暖矣。”
完颜佐贤《康熙遗俗轶事饰物考》一书中记载:“晴涂红色,阴蓝色,雨雪涂绿色,风涂黄色。
九九解化图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所创造的一种图形法,用于解决九九乘法表中的乘法运算,对于当时的数学教育和计算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它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展示了乘法的基本原理,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素养。同时,九九解化图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瑰宝之一,对于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