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位置:首页>起名知识 >古代乌龟的雅称和典故

古代乌龟的雅称和典故

发布时间:2025-03-31 03:54:42文章类型:原创文章
起名头像
方圆起名网林大师
资深起名专家

古代乌龟的雅称和典故

谈到乌龟,人们恐怕会想起一个背着厚厚甲壳的爬行动物。因此在不少人印象中,与乌龟有关的词汇,例如"绿毛龟"、"乌龟王八蛋"等,皆是带有侮辱性质的。

但鲜为人知的是,乌龟在元代之前,却多是吉祥美好的象征。早在原始社会,乌龟便被初民们视为通灵之物,并将其融入各种重大事件当中。

乌龟卡通形象

氏族图腾与远古四灵

据《周礼·大司乐》记载:"麟、凤、龟、龙,谓之四灵。"上古初民印象中的灵兽,有麒麟、凤凰、灵龟与神龙四种。而且还不难看出,灵龟的地位犹在神龙之上。还需要说明的是,在四灵当中,唯有乌龟是真实存在的。

龙凤麒麟为何能出现?这是因为它们都是某种类似图腾的结合体。

原始部落时期,不同氏族因为地理、文化与发展水平不同,从而衍生出各种图腾,堪称是百花齐放。

在氏族发展初期,人们往往将各种动物当成大自然的宠儿,并对它们生出崇拜心理。正因如此,动物反而成为图腾中的主要存在形式。

经过,氏族与氏族之间开始融合,并形成部落。这导致它们的图腾也在不断更新、融合。走兽类图腾,较好终衍化为麒麟;飞禽类图腾,则演变出了凤凰。

而传说中的神龙,一开始则是水生动物演绎而来,随着时代的继续,它的形象开始整合多数重要图腾,由此慢慢形成我华夏民族的代表。

古人想象中的麒麟

再回到乌龟身上,作为远古四灵中其中一个一个真实存在的动物,它自被人们发现时,便符合了人们对于自然的种种崇拜:

(1)乌龟是两栖动物,还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生存环境。古人一直与自然环境作斗争,他们羡慕乌龟的适应能力。

(2)乌龟有坚硬的外壳,进可攻退可守,这种生活状态满足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夙愿。

(3)乌龟性情温和,与人为善,而上古先民也保持着原有的淳朴与善良,双方之间容易达成共识。

基于以上三点,人们对乌龟这种真实存在的动物,更加亲善,并开始把它与很多历史重大事件联合起来,从而逐渐形成传统文化中的龟崇拜现象。

憨态可掬的乌龟

华夏始祖与龟的不解之缘

据《礼统》记载:"神龟之象,上圆法天,下方法地,背上有盘法丘山,黝文交错以成列宿,五光昭若黝锦,运转应小时。长尺二寸,明吉凶,不言而信。"

龟的神异之象,在于它龟背上的纹路。其背甲中部有五块一字排开,象征五行之说;

中部四方各有两块,共有八块,即八卦之数;

而外围边裙之数,恰好二十四块,与二十四节气一一对应;

比较后面是乌龟腹部的甲壳,共有两列十二块,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。

辽代占卜用的龟壳

这些巧合的数字,难免不令古人将乌龟视作灵物,并将它与重要时事联合起来。比如先秦时期,巫、史、医不分家,国度在进行重大决策之前,都要安排祭司进行占卜之术。

而大巫师所用的占卜工具,便是龟壳制作而成。基于此,乌龟与华夏始祖的不解之缘,也因此时而结下了。

神秘的龟壳纹路

(1)女蜗补天

据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记载:"往古之时,四极废,九州裂,天不兼覆,地不周载,火炎而不灭,水浩洋而不息,猛兽食颛民,鸷鸟攫老弱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,断足以立四极。"

这个说法虽然充满神话色彩,却反映出古代统治阶级开天辟地的政治理念。

东汉经学家王充,是排名较好的无神论者,但他在《论衡》中也有写道:"鳌,古之大兽也,四足长大,故断其足以立四极。"

因为在元代之前,灵龟一直都是人们印象中的开天神物。

而开天辟地,也象征着朝代更迭,当新的古代统治阶级崛起之时,便不可或缺地需要灵龟出现,以证明自己地位的合法性。

女蜗补天画像

(二)尧舜禅让

据《龙鱼河图》载:"尧与群臣贤智到翠沩之川,大龟负图来投尧,尧敕臣下写取,告瑞应,写毕,龟还水中。"

在古代历史中,尧舜都是极为古老的鲜明帝王。一句"人人皆可为尧舜",点明了古人对自己的理想追求。尧在位时期,灵龟负图而来,便是当时社会对他的贤明表示称颂之意。

另外,据《竹书纪年》载:"尧沉璧于洛,礼毕退后至于下昃,赤光起,元龟负书而出背甲,赤文成字止坛,书言当禅舜,遂让舜。"

由此可见,尧舜禅位也要通过灵龟的见证。这同样印证在改朝换代期间,古代统治者需要得到灵龟的许可,方才是名正言顺。

(三)周公作礼

《礼记》,是古代礼法典籍集大成者,后者学者一般认为西周王朝的周公旦,是《礼记》的作者。

据《尚书·中候》记载:"周公摄政七年,制礼作乐。成王观于洛,沉璧礼毕,王退,有玄龟青纯苍光,背甲刻书,上跻于坛,周公写之。"

周公旦画像

平心而论,《礼记》对古代乃至现在的社会,不可谓不深远。自古以来,华夏便是礼仪之邦。

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《礼记》,其创作过程也要得到灵龟的认可,可见乌龟在古人心中的地位,有多么高了。

(四)成都建城

据《华阳国志》记载:"秦惠王十二年,张仪司马错破蜀克之,因筑城,城终倾坏,后有一龟,从硎中出,周行旅走,依龟行而筑之,乃成。"

这座城市,当时叫龟城,亦称龟化城,是当时天下五都之一,它是蜀地之首府,也就是现在说的成都。

为何灵龟总能承载历史上的一些大事?结合上文来看,人们在生存过程中,对乌龟的生活颇为关注。

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于神秘且不可知事物的一切幻想。人类渴望与自然接轨,也渴望探索自然,因此灵龟便成了这种寄托之物。

(五)书写闻名

宋代古籍中,有几本影响较大的史书,比如《册府元龟》、《言行龟鉴》等,都是当时人们假托乌龟而记述的。

在中华历史上,乌龟也一直都是人类闻名的见证者,因为它代表了长寿之意。其存在,甚至可追溯到原始时期的仓颉造字。

宋代史书《册府元龟》

故而《河图玉板》记载:"仓颉为帝,南巡狩,登阳灵之山,临元洛洞之水,灵龟负书,丹甲青文以授之。"

乌龟的美好寓意

上述可见,上古先民对于神秘未知的自然,始终保持探索、亲近与畏惧,而龟崇拜文化的出现,则是填补这份空缺。

经过后代文人演绎,龟文化也不断被丰富,并演变出各种吉祥的寓意。

总的来说,乌龟在古代的美好寓意,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,即长寿、财富与祥和。

(一)长寿之龟

东晋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中说:"有生必有死,而龟长存焉。"自古以来,长寿都是人生的首要追求。秦始皇派方士徐福下海,便是令其寻找长生之术。古人说"龟鹤延年",便是出于这种感慨。

事实上,乌龟的寿命的确很长,虽然没有夸张到几千几百岁,但也是能轻松活到几百岁的样子。

因此在元代之前,龟文化还没有被扭曲时,人们常以乌龟自比,并将百岁以上的吉祥老人,统称为龟。

葛洪画像

(二)财神之龟

据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记载:"能得名龟者,财物归之,家必大富至千万。一曰北斗龟,二曰南辰龟…"

不知从何时起,乌龟反而成为了较好古老的财神。在众多古籍当中,经常会出现乌龟赐金的典故。甚至还有一种金龟,象征财源广进。

(三)祥和之龟

在古人眼中,乌龟性格温和,做事不紧不慢,有一种祥和之气。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还有记载:"取龟置室西北隅悬之,以入深山大林中不惑。"

乌龟是神灵之龟,它在森林之中,能驱赶鸟兽毒虫以及其他自然灾害;当它在家中时,其具有的祥和之气,还能镇邪驱妖,使得整个家庭都充满了喜乐吉祥与繁荣安定。

结语:

古人对灵龟的崇拜,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社会行为。由于古代统治者总是将乌龟与自己的合法地位紧密联系起来,导致这种看似平常的小动物,却成了人人向往与崇拜的对象。

象征吉祥美好的灵龟摆件

《尚书·商书》中说"格人元龟,罔敢知吉",自商代开始用卜卦形式决定国度大事之时,乌龟便成了君王与神灵之间的使者。

每当有祥瑞之事降临,便可见乌龟负甲而来。由此可见,乌龟的灵化代表了古人欲知天意的美好诉求。

古代乌龟的雅称和典故

1、乌龟的别称是:玄衣督邮[xuányīdūyóu][xuányīdūyóu],草龟等。

2、乌龟俗称草龟,是我国龟类中分布较好广,数量较好多的一种。它全身是宝,具有较高的食用、药用和观赏价值。

3、出处:较好初期,指甲鱼,如“千年王八万年龟”等等。后来,人们在乌龟的腹甲上的纹理上发现了中间一个“王”字和前后两个“八”字,所以王八也指乌龟了。

4、龟在古代是地位很高,被尊为灵兽,即玄武。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。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,武、冥古音是相通的。

5、玄,是黑的意思;冥,就是阴的意思。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:龟背是黑色的,龟卜就是的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,将答案带回来,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。因此,玄武原型就是乌龟。

古代乌龟的雅称和典故

1、元龟:

指大龟。古代用于占卜、借指谋士、比喻可资借鉴的往事、汉王莽时货币、龟宝四品(元龟、公龟、侯龟、子龟)之一。

2、玄武:

指乌龟2.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合称3.道教所崇奉的北方之神

3、王八:

俗称乌龟或鳖、俗喻妻子不忠、偷人养汉的丈夫(骂人的话);无赖

4、玉虚:

仙宫。 道教称玉帝的居处、喻洁净超凡的境界、岩洞名,在湖北省秭归县东十里、龟的别名。

5、玉灵:

指神龟。

6、灵蔡:

卜卦用的大龟。蔡,本大龟所出地名,后指大龟。《文选·张协<七命>》:“皆象刻於百工,兆发乎灵蔡。” 吕延济 注:“灵,灵龟也。蔡,谓龟出 蔡 地

7、金介:

龟的别名。

8、大蔡:

大龟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 臧武仲 自 邾 使告 臧贾 ,且致大蔡焉。” 杜预 注:“大蔡,大龟。”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 大蔡 神龟,出於沟壑。”

古代乌龟的雅称和典故

古时候对乌龟的雅称是元绪。乌龟是龟科、拟水龟属爬行动物。乌龟属半水半栖、半陆性爬行动物。主要栖息于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池塘及其他水域。白天多陷居水中。夏日火热时,便成群地寻找荫凉处。

乌龟:

遇到敌害或受惊吓时,便把头、四肢和尾缩入壳内。乌龟是杂食性动物,以动物性的昆虫、蠕虫、小鱼、虾、螺、蚌、植物性的嫩叶、浮萍、瓜皮、麦粒、稻谷、杂草种子为食,耐饥饿能力强,数月不进食也饿不死。主要分布于日本、朝鲜、韩国、东帝汶、印度尼西亚(较小的桑达岛)、帕劳、中国。乌龟雄性背甲长94-168毫米,宽63.2-105毫米;雌性背甲长73.1-170毫米,宽52-116.5毫米。头中等大小,头宽约为背甲宽的1/4-1/3;头顶前部平滑,后部被以多边形的细粒状小鳞。

古代人还把乌龟称为“王八”,是因为乌龟腹甲的纹理无论正过来看,还是倒过来看,都是“王八”两个字,因此古人戏称乌龟为“王八”。 王八亦写作“亡八”、“忘八”。

古代乌龟的雅称和典故

“缁衣大夫”是古代乌龟的雅称

典故:《史记·龟策列传·褚少孙论》“宋元王二年,江使神龟使于河,至于泉阳,渔者豫且举网得而囚之,置之笼中。夜半,龟来见梦于宋元王,元王乃召博士卫平而问之曰: ‘今寡人梦见一丈夫,延颈而长头,衣玄绣之衣而乘辎车,来见梦于寡人曰: “我为江使于河,而幕网当吾路。泉阳豫且得我,我不能去。身在患中,莫可告语 。王有德义,故来告诉。” 是何物也?’ ”卫平对曰: “玄服而乘辎车,其名为龟。” 缁衣: 黑色衣。豫且: 一作 “余且” 。古神话中渔者名。相传古时有只神龟在出使途中,被渔者网获,遂托梦给宋元王,请元王解救它。

展开剩余内容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